跳转至

一分钱不花,超越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小技巧

预计阅读时长 : 19 分钟

大家好,我是凯哥。一个曾经的优志愿代理商,野生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员,曾经想用 AI 改造高考志愿填报行业,但是暂时选择放弃的男人。

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填报季,反正今年也不准备干这行,凯哥决定违背祖训来把大的,一篇文章把高考志愿填报,从理论到实践全部讲透。

我们的口号就是:跟着凯哥填,不收一分钱;xxxxx,超越张雪峰!

简而言之,只要能做到以下三点,你的高考志愿填报就成功了大半。

  • 准确理解填报规则
  • 利用工具辅助填报
  • 立足就业坦然拼爹

说明一下:本文主要针对采用平行志愿的湖北省考生,但其他采用平行志愿的省份应该也适用,非平行志愿省份也可以参考。

准确理解填报规则

过去两年里,就凯哥辅导学生填报的实际情况来看,“准确理解填报规则” 这六个字,对大多数家长而言,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所以,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请翻出你手边这本小书,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一遍。遇到看不懂的先划线,至少在接着看下面的内容的时候,能够稍微有一点印象。

接下去,我们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一下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的规则。

首先,平行志愿的基本原则是”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所谓 “分数优先”,简而言之,就是录取的时候,先找出状元的志愿表,然后先按照他 / 她填的志愿投档,再找出榜眼的志愿表,按照他 / 她填的志愿投档。以此方式,后面的继续一个一个的按照名次进行投档操作。换句话说,只有在第 12345 名的考生投档完成之后,才会操作第 12346 名的考生的投档。

而所谓 “遵循志愿”,就是操作第 12345 名考生投档的时候,会按照顺序先从第一志愿投档,如果投档不成功,就投档第二志愿,如果还是不成功,那就继续投档第三志愿,直到投档成功或者没有志愿可投为止。从原理上来讲,所有的人第一志愿都可以填北大清华,根本不会影响到后面志愿的正常投档。反正第一志愿投档不成功,后面的投档也不会受任何影响。

其次,“冲” 稳” 保” 的重点在于服从分配前提下的 “稳”。

“冲” 稳” 保” 的策略谁都会说,但背后隐藏的深意未必都能明白,本质上这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博弈。

" 冲” 是冲的学校,这个时候就不要考虑选专业了,把握住一点,就看专业组的录取分数最低的专业,一般而言就是那个专门用来容纳调剂学生的专业,自己能不能接受。

而 “保 " 是保的专业,就是锚定了某个专业一定要上,这个时候就盯着看专业组里自己想选的专业的对应的排名,是不是够保险一定能上,至于学校的档次那是一定会受影响的。

实际填报时建议先搞定 “稳” 的志愿。一般而言,这种志愿对应的是 “既要又要 " 的需求,又想学校好又想专业好。

这个时候,考虑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保底专业的风险控制上,毕竟按照一档一投的规则,在服从调剂的前提下(必须服从啊,否则搞不好就掉档了!),只要被投到了某个专业组就一定会被录取,如果全填专业组内理想的高排名专业,是有很大概率最终被调剂最差的专业上去的。

所以,6 个专业的最后两个,一定要用来填自己能接受的保底专业,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

利用工具辅助填报

先扯一句题外话,为啥前两年凯哥突发奇想,想去颠覆高考志愿填报这个行业呢?

原因就是在平行志愿的规则下,高考志愿填报已经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了,至于所谓的经验更是毫无价值,只要学会使用工具辅助填报,你就和收你 6999 的 “速成” 辅导老师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好吧,话不能这么说,事实上学会凯哥介绍的这几个工具,你已经相对于他们抢跑了。

注意:工具链接都在文章末尾,请在浏览器中打开。

首先,志愿表生成选优志愿

这句话放在之前,凯哥还真不敢这么说,但是既然今年不干代理了,那凯哥就说说这个里面的内幕。

优志愿就是目前高考志愿填报行业里面的寡头,其核心优势在于拥有最全面和最高质量的数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拟合,优志愿生成的志愿填报方案,也是合理性最高的。

它优秀到什么程度呢?以我了解的情况,目前八成以上填报机构的导师,帮助考生辅助填报的时候,用的都是 “优志愿” 的代理版。

是的,你在网上花 399 买张志愿填报卡能看到的数据,和你花 6999 找机构老师,用来辅导你填报的数据是完全一模一样的,甚至生成的志愿填报的推荐表都是一模一样的。

事实上,现在所谓的填报老师,绝大多数都是高考前一两个月被拉过来突击培训了一下就上岗的,除了会一些套路话术以及能用优志愿的系统 自动生成填报建议外,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做出其他有价值的判断。

从本质上而言,这些老师给你 提供的是 “情绪价值 “而非 “信息价值”,至于这个钱花的值不值得就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了。反正我觉得,花个一两千买个心安也不是不行,花更多的钱就不如给孩子买个 iPhone 吧。

其次,学校和专业排名看软科

先声明一下,虽然软科把凯哥的母校排在了中国最好大学榜的第八位,但凯哥推荐它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理由。

软科排名自 2015 年首次发布以来,就是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它采用了十个评价模块,全部以数据为基础,包括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国际竞争力等,涉及 320 个评价变量,对大学进行全方位、体系化的评估。

遵循 "全面评估、分类评价" 的原则,软科排名还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进行排名,更加公平合理。

相对于玩票性质武书连排名和校友会排名,软科的排名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对于专业的排名,更是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最后,学校和专业的介绍和比较用秘塔

先说一个从教育部网站找到的数据:全国一共有 2756 所普通高等学校,里面又分为 792 个专业。

这么多的学校和专业,我相信不说 “速成” 的辅导老师,就算是我们敬爱的 “学霸” 张雪峰老师,也绝对不可能对每一个都了如指掌。

但是,很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 AI 时代,借助 AI 的力量,我们拥有了一个无所不知的真正 “学霸”。

经过对国内同类的产品的比较,凯哥决定推荐秘塔作为 AI 搜索的首选工具。你只需要在输入框中,详细说明你的需求,秘塔就会在搜索全文资讯的基础上,通过 AI 整理和总结,为你提供最合适的答案。

立足就业坦然拼爹

站在 2024 年高考的这个节点,个人觉得其实没必要过度纠结于专业的选择,说实话,四年之后,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哪些行业又会被颠覆,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能预测准。

张雪峰老师说的很对,填志愿之前,不如看看自己家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任何时候,拼爹都是决定职场天花板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咱们这样的穷苦孩子,谈天花板有点奢侈了。就业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能容纳的就业池有多大,那些夕阳产业里哪怕你很优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一点不会小。

我也认同张雪峰的判断,生化环材、土木建筑这些多年没有技术突破或者明显走下坡路的天坑专业还是尽量别考虑了,如果你也不愿意去那些特别艰苦但好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相关大类专业依然是理科生普通家庭孩子最好的选择。

对于文科生而言,就更不要纠结于专业的选择了。不管是从目前就业市场的现状,还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概率现在学什么文科专业出来对就业的帮助都是一样。

有心思钻研专业,还不如踏踏实实自己做个公众号、开个视频号、攒一点粉丝对未来就业更有帮助。因此强烈建议文科生在填报的时候,优先考虑学校,其次考虑城市,一切以为进入更大的就业池和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为前提。

卷孩子不如卷自己

最后,考虑到看这篇文章的大多数人都是家长。同样作为一个家长,凯哥想说两句心里话:高考虽然重要,但真的决定不了一生,甚至连四年后都无法决定。毕竟现在找不到工作的 985、211 一大把,世界排名前 100 大学回国也一样找不到工作……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你好好努力吧,争取四年后给孩子安排份好工作!